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严炎[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38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美国福特基金会研究项目"解决群体纠纷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10551035)资助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学界对代表人诉讼的分类存在不科学性,并在理论与实践上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改革的方向应以诉讼是否可分为标准划分为必要的代表人诉讼和普通的代表人诉讼。在普通的代表人诉讼中,为了使当事人能够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行使选择权,应区别情况,分别适用加入制或退出制。除代表人诉讼外,许多国家还存在一些其他具有解决群体纠纷功能的诉讼制度和形态,这种多元化的群体诉讼制度也是我国群体诉讼制度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 键 词:群体诉讼 改革 价值职向 代表人诉讼 示范诉讼 

分 类 号:D925[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1[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