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莉[1,2] 张森林[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出  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08GH09);大连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8173)

摘  要: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具有弱势的相对性、角色的转换性、贫困的决断性特征,也蕴涵着三对现实矛盾。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应该体现为道德关怀,体现为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弘扬与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要遵循阳光化原则、合作化原则和个性化原则,要以学习负责任、学习体会幸福、学习诚信、学习感恩为主要内容。

关 键 词:全球化 社会转型 社会弱势群体 大学生弱势群体 道德学习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