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敏[1,2] 沈正康[1,3] 甘卫军[1] 廖华[4] 李铁明[1] 任金卫[2] 乔学军[5] 王庆良[6] 杨永林[4] 加藤照之[7] 李鹏[2]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3]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California 90095-1567,USA [4]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 [5]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6]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7]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日本东京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5期575-581,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3)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跨鲜水河断裂的二对GPS连续观测点资料,获得了跨鲜水河断裂高精度形变场(误差约1mm)的动态演化轨迹.该轨迹清晰地反映了鲜水河断裂乾宁段和道孚段形变场的明显不同,前者为稳态、后者为非稳态.道孚段的非稳态形变可能与鲜水河断裂在此分段并呈现东、西二支有关.采用一多段脆韧转换带模型对形变场动态演化给出初步的模拟与解释:鲜水河断裂南段转换带内蠕滑稳定,而北段和道孚段呈现间歇状态且平均滑移率高于南段.这可能与断层面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揭示当前断裂南段转换层强度可能高于北段,对应于更长的发震周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