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学军

作品数:101被引量:1480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GPS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地壳形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科学进展》《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GNSS约束的2022年泸定M6.8地震滑动分布及同震应力变化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3期1022-1036,共15页余建胜 赵斌 董培育 刘刚 刘成利 徐锐 陈正松 黄功文 房立华 熊维 王明明 林牧 聂兆生 乔学军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XH21020,XH20038);湖北省自然基金(2021CFB5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116,42174113,42074015,41731072,4230400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824)共同资助。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M6.8级强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东南末端,野外地质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并未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迹象.本文基于震后科考GNSS流动观测和震中周边连续站观测资料,解算并提取震中90 km范围内31个测站的静态...
关键词:泸定地震 GNSS 同震位移 滑动分布 库仑应力变化 
InSAR数据约束的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震间滑动速率及浅部蠕滑特征
《地震地质》2023年第5期1074-1091,共18页陈毅 赵斌 熊维 王伟 余鹏飞 余建胜 王东振 陈威 乔学军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020)。
作为中国大陆最为活跃的断裂带之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滑动模式,尤其是北西段的浅部蠕滑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文中首先利用Sentinel-1卫星降轨数据,基于小基线集时序分析(SBAS)方法获取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2014—2021年的地表视线向(LOS...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 震间滑动速率 浅部蠕滑 黏弹性地震周期模型 
基于GPS的2021年玛多M_(W)7.4地震同震静、动态形变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2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熊仕昭 刘刚 林牧 王迪晋 熊维 赵利江 赵斌 乔学军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0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40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206100)。
利用青海省CORS网GPS连续观测数据获取2021年玛多M_(W)7.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及震时地表运动状态。结果表明,断层南北两侧的近场测站分别展现出南东向和北西向运动,符合左旋走滑机制。同震形变集中在震中距300 km范围内,震中距150 km以...
关键词:CORS 高频GPS 同震形变场 玛多地震 
基于多源SAR数据的2022年门源Ms6.9地震同震破裂模型反演研究被引量:8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6期898-906,共9页余鹏飞 陈威 乔学军 赵斌 李刚 熊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30101,41731071,41874018,42074015);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S201956148)。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海原断裂中段,属历史地震空区,基于多源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遥感数据研究该地震的破裂模式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机制、应变...
关键词:2022年门源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同震形变 滑动分布 
基于GNSS和InSAR约束的2021年玛多M_(S)7.4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及应用被引量:12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2期509-522,共14页余鹏飞 熊维 陈威 乔学军 王迪晋 刘刚 赵斌 聂兆生 李瑜 赵利江 张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71,41874018,42074015,42130101);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0038,XH21020)资助。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巴颜喀拉块体,这是近20多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周边发生8次M≥7级强震后,块体内部的一次强震,也是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因此该地震...
关键词:2021玛多地震 GNSS INSAR 同震形变 滑动分布 
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GNSS同震形变场及其断层滑动分布被引量:12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2期537-551,共15页王迪晋 王东振 赵斌 李瑜 赵利江 王阅兵 聂兆生 乔学军 王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71,41874018,42074116,42074015,42130101)共同资助。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W)7.4地震作为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一次强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强烈关注.本文基于震后GNSS流动观测和区域连续GNSS站资料,解算了106个站点的同震形变及其中17个站点的高频形变波形.同震...
关键词:玛多地震 GNSS观测 同震位移场 滑动分布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现状与启示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12期4355-4363,共9页乔学军 王伟 林牧 陈威 刘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71,41874018)资助.
海底地壳形变监测对研究洋中脊扩展、火山、海洋板块运动及俯冲带地震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GNSS定位与声呐测距技术(GNSS-A)是海底地壳形变监测的主要手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GNSS-A的精度达亚厘米级,可以满足很多海底构造形变的...
关键词:GNSS声呐测距 海底地壳形变 近海活动断裂 地震 
汶川地震震后余滑和震后粘弹性松弛数值模拟分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年第6期577-583,共7页刘志军 谭凯 王琪 汪雷 张健 赵斌 乔学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5)。
采用2010~2015年汶川地区GNSS震后形变资料,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通过二维格网搜索获得龙门山断裂带上盘最佳弹性层厚度和中下地壳最佳粘滞系数,并分析汶川地震震后2~7 a粘弹性松弛影响下的震后形变特征;然后采用200...
关键词:汶川地震 有限元方法 粘弹性松弛 震后余滑 多机制联合 
BDS形变监测数据的精密处理及精度评估被引量:10
《测绘地理信息》2020年第6期12-17,共6页李良发 乔学军 聂兆生 王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17,41474097)。
利用GAMIT/GLOBK软件,采用双差模式分别对2017-01-01-06-28期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12个基准站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观测数据进...
关键词:GAMIT/GLOBK 相对定位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精密定位 
中国地震大地测量--半个世纪的历程与科学贡献被引量:9
《中国地震》2020年第4期647-659,共13页王琪 乔学军 游新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71)资助。
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中国尝试用大地测量手段监测地震变形,至1976年唐山地震,变形监测到达高潮,但受地面技术局限,20余年可以用于分析震源的震例寥寥。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进入空间观测时代以来,境内或边邻6级以上强震大多数有相应...
关键词:中国大陆 地震变形 空间大地测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