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地测量

作品数:148被引量:55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金双根朱文耀胡明城孙付平朱新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对流层延迟快速射线追踪方法及高精度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4年第11期2156-2157,共2页张明远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等基于电磁波信号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同时,对流层延迟还能够用于大气水汽反演...
关键词:对流层延迟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大气科学研究 空间大地测量 水汽反演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电磁波信号 VLBI 
长时序Sentinel-1InSAR形变监测关键算法研究被引量:2
《测绘学报》2024年第2期397-397,共1页马张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4038)。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能够全天候、大面积、连续、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地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传统大地测量相比有效地提高了观测精度,扩大了观测范围...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火山喷发 大地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地表形变 高空间分辨率 观测范围 观测精度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20简介与评析被引量:1
《地球科学进展》2023年第11期1186-1199,共14页明锋 杨元喜 曾安敏 李文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编号:42388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931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2074006)资助
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于2022年4月发布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20(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2020)。由于采用了更长的时间序列、更加完善的处理模型和更加优化的处理策略,ITRF2020的精度要优于I...
关键词: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20 空间大地测量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卫星激光测距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多普勒无线电定轨定位系统 
地基BDS/GNSS水汽精细处理及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2
《测绘地理信息》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楼益栋 周要宗 张卫星 莫智翔 白景娜 张镇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1144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42022kf1198)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GNSS)的建设发展和地面基准站的迅猛增加,BDS/GNSS精细水汽处理及应用成为卫星导航定位和大气探测交叉融合的研究...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GNSS) 大气水汽 GNSS气象 空间大地测量 对流层模型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算法被引量:3
《光子学报》2022年第9期334-342,共9页高健 梁智鹏 韩兴伟 董雪 安宁 温冠宇 刘承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11903059,11973064,1207305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No.20200801050GH)。
为在空间碎片测距过程中实时修正距离预报偏差,提高距离门回波搜索捕获效率和测距成功率,以空间目标轨道相对运动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近圆轨道空间碎片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模型。理论模型中的空间几何模型定义了站...
关键词:空间大地测量 距离偏差实时修正 光学测角 轨道相对运动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卡尔曼滤波 
大地测量坐标框架建立的进展与思考被引量:20
《测绘学报》2022年第7期1259-1270,共12页姜卫平 李昭 魏娜 刘经南 
湖北省科技创新人才及服务专项(2022EJD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721003);湖北珞珈实验室专项基金(220100020)。
坐标框架是描述地球形状及变化、表达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也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其建立全球或区域坐标框架成为当前大...
关键词:坐标系统 坐标框架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非线性变化 多技术组合 
地球定向参数测量发展现状和展望被引量:3
《全球定位系统》2021年第5期111-116,共6页陈少杰 高玉平 时春霖 尹东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3046,41804034)。
随着我国空间探测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地球定向参数(EOP)的精度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地球定向参数的测量原理进行介绍,以现有的经典光学观测手段、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里斯系统(DORIS)、激光测月(LLR)和卫...
关键词:地球定向参数 数字天顶测量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卫星激光测距(SLR) 空间大地测量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观测技术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城市与减灾》2021年第4期39-44,共6页甘卫军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历时20年(1973.12—1994.03)、耗资300亿美元研发建成的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初衷主要是为海、陆、空三军提供全世界、全天候、全时段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保障,同时兼顾部分民用...
关键词: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宇航局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美国国防部 VLBI 全时段 
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资料研究大陆区域构造变形模式
《测绘学报》2021年第6期852-852,共1页王帅 
地壳运动与变形模式受岩石圈深浅部结构、构造单元边界动力和深部动力、断裂带几何和运动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以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为手段,综合区域断层活动性、地形地貌特点、岩石圈结构属性和历史地震目录等资料,对帕米尔高原...
关键词:空间大地测量 断层活动性 观测技术 大陆动力学 地震动力学 岩石圈结构 构造单元 变形模式 
中国地震大地测量--半个世纪的历程与科学贡献被引量:9
《中国地震》2020年第4期647-659,共13页王琪 乔学军 游新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071)资助。
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中国尝试用大地测量手段监测地震变形,至1976年唐山地震,变形监测到达高潮,但受地面技术局限,20余年可以用于分析震源的震例寥寥。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进入空间观测时代以来,境内或边邻6级以上强震大多数有相应...
关键词:中国大陆 地震变形 空间大地测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