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性癌患儿血清AFP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培芸[1] 唐开勇[1] 王栋刚[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630014

出  处:《放射免疫学杂志》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Journal of Radioimmanology

摘  要:胚胎性癌包括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卵黄囊瘤,后两者是儿童常见的肿瘤。术前对瘤体性质的判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的治疗,随访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术前的认识,我们对105例胚胎性癌患儿在术前、术后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988~1994年因肿块在我院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胚胎性癌105例,其中畸胎瘤59例(良性56例,恶性3例),卵黄囊瘤46例,年龄1天~12岁≤3月31例,~6月11例,~1岁20例,>1岁43例。 病儿在术前、术后2次以上检测血清AFP。

关 键 词:胚胎性癌瘤 儿童 血清 AFP 肿瘤 

分 类 号:R730.26[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