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建华[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77-84,共8页Social Sciences Abroad
基 金: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图像文化与当代审美观的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6JA720026
摘 要:"图像"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同在的"存在者",是"语言"的始祖,并同语言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从古希腊起就形成了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但它指向的是"思"。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将"思"转向"看",从而完成了视觉哲学的转向。拉康的"镜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看"的本质。福柯的全景敞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的最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运作的总体系。德波的"景观理论"涉及到图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这些理论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看的方式",它们构成了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