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作品数:49564被引量:49558H指数:4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一兵邓晓芒倪梁康王晓升尚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哲学思想哲学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笛卡尔的求真方法与求生准则之间的关系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8,F0002,共9页黄启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31)。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阐述了求真方法之后又提出了求生准则。这个求生准则与求真方法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即他依照求生准则认为他应当笃信的东西不能以求真方法为基础来加以理解。求真方法与求生准则之间的这种关系既反映了思辨知识与...
关键词:笛卡尔 求真方法 求生准则 
主体性与时间性的关系:梅洛-庞蒂的亲历性时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王大桥 冯乐群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批判理论的美学问题研究”(22BZW039)。
梅洛-庞蒂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萨特的时间概念基础上提出“亲历性时间”,推动了时间现象学的研究。不同于无主体的客观时间或自然时间,“亲历性时间”建立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之上,时间构成了主体实存的意义,而非客观世界之部分。身...
关键词:主体性 时间性 梅洛-庞蒂 亲历性时间 知觉现象学 
否定的他者:鲍德里亚的主体重构之路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72-81,共10页李阳 
鲍德里亚作为后现代重要的思想家,在其复杂的理论体系中,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主—客体”关系。在早期思想中,鲍德里亚对主客体关系的讨论多限于政治经济学的场域。而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之后的作品中,鲍德里亚逐渐将“主—客体...
关键词:鲍德里亚 主体 他者 否定 差异性 
萨特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对《存在与虚无》的解读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3期250-253,共4页盛媛杰 方伟 
自由是萨特哲学思想中反复弹奏的主旋律,萨特对其解读既聚合又消解。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肯定了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具有同一性,将自由视为一个本体论问题。确认了自我意识在本体论上占据着先在性位置,个体在与其共生的自由意志下,...
关键词:自由 意识 行动 责任 
纯粹自我还是现实的人?——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中的人学之思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7,共7页黄亚明 
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XQN20-002)。
在《认识论元批判》中,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展开了批判,其中纯粹自我观念是重点之一,这也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阿基米德点”。在阿多诺看来,这一观念作为对现实的人的抽象化,无论是其本身还是建立于其上的悬搁、范畴直观等现象学方法,都...
关键词:阿多诺 胡塞尔 《认识论元批判》 纯粹自我 现实的人 
社会空间实践与空间表象和表征——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64-76,共13页张一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ZD008)。
社会空间是作为一定生产方式的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社会关系的空间实践是当下发生和随时消失的,于是,就一定会出现保证空间实践日常重构的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的引导,这就造成了空间存在认知上的巨大复杂性。空间关系表象在社会空间中...
关键词: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 空间实践 空间表象 表征性空间 
论叔本华对康德因果律先验性证明的反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崔嘉谦 刘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20019)。
康德通过把因果律置于先验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休谟问题,开创了先验哲学的新篇章。叔本华称赞并沿用了康德这一观点,但不同意康德对因果律先验性的证明。叔本华驳斥了康德通过区别主观相继与客观相继来论证因果律先验性的论证方式,...
关键词:康德 叔本华 因果律 先验 知性 
根本通明《周易象义辩正》的政治化视域
《周易研究》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史少博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日本研究《孝经》文献集成及探究”(23XZX004)。
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汉学家、易学家根本通明在其代表作《周易象义辩正》中对《周易》进行了政治化诠释,为日本近代的“万世一系皇统”说提供了理论根据。《周易象义辩正》将“天子一系”视为《周易》的主旨,用乾、震、蛊、巽等卦论证“...
关键词:根本通明 《周易象义辩正》 天子一系  
正义理论中的亚里士多德难题及破解
《东岳论丛》2025年第4期81-87,191,192,共9页姜涌 崔健民 
正义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是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首先,普遍正义被视为社会的所有美德总称,其次是单指政治社会中的特殊正义,实指一种体现政治利益的“权力正义”。而在古希腊时期,分配正义的指向主要是在普遍正义和特殊正义之下的次层...
关键词:正义 分配正义 正义矫正 
胡塞尔第五沉思中的原自我概念——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考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李文豪 余慧元 
交互主体性问题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第五沉思中,胡塞尔通过原初还原、本己性领域、他人构造等步骤提出了一个详细的交互主体性的构造方案。然而该方案面临着以下问题:唯我论的嫌疑、本己性领域的模糊...
关键词:胡塞尔 原自我 本己性领域 原始时间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