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飞[1]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132-142,共1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本文考察了"第三种人"如何应对革命和左联的文艺政策,以此为基础,再剖析左翼应对"第三种人"时表现出来的诸多面相。同一场论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鲁迅而言,它首先意味着如何处置往昔的追随者;冯雪峰则努力调和师、友、党、我的矛盾;茅盾在意的是《文学》与《现代》的竞争。论战彰显了有关各方在以左翼为中心的文坛上的身份、地位和功能;"边缘人"特有的文化气质,亦在论战中表露无遗。
关 键 词:“第三种人”“文艺自由论辩” 胡秋原 杜衡 冯雪峰 茅盾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