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移民研究中心教授,南京210098 [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8
出 处:《学海》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移民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研究”(07ASH010)成果之一;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汶川大地震灾害移民与安置地经济和社会适应研究”(2008420111)成果
摘 要:经济适用房是伴随着我国住房改革过程应运而生的,是政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而实施建造的一种公共住宅。目前独立集中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类住宅的负面的影响,即对于这种公共住宅的反功能认识不足。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当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独立集中建设模式的反功能作一简要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