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

作品数:1369被引量:7152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野张珊珊张登浩董妍方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排斥与创造力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2025年第4期632-646,共15页张婷雨 林佳佳 孙翠翠 
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面上项目(2024NSFSC2090)。
已有研究关于社会排斥与创造力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为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潜在影响因素,本研究对纳入的56篇文献进行了元分析,共涉及70个独立效应值和22781名被试。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与创造力呈显著负相关(r=−0.19,95%CI[−0.25,−...
关键词:社会排斥 社会忽视 社会拒绝 创造力 元分析 
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社会排斥表征及机理研究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5年第3期188-197,共10页殷平 孙超 高会洁 杨小露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京沪科研-2022-11)。
人口老龄化对高速铁路运营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供适老化的高速铁路产品和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的有力举措。为探讨我国老年人高速铁路出行的现状,选择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在30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深度半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出行 老年人 社会排斥 扎根理论 影响机理 
社会排斥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人际归因的中介作用
《教育生物学杂志》2025年第1期6-10,共5页王惠敏 王亚楠 寻文秀 张安琪 曾奕欣 曾成伟 杨莹 张淑君 张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CSH048,23FSHB01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1ZDB016,22YBA12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1YBZ09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40395)。
目的考察大学生群体社会排斥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分析人际归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分量表,对湖南省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92份...
关键词:社会排斥 人际归因 手机成瘾 
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短视频成瘾的影响: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东西南北》2025年第3期0140-0142,共3页高源 张方 刘珂珂 
2024年度许昌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序号:505
本文探讨了社会排斥对短视频成瘾的影响以及错失恐惧在两者中的作用,采用问卷法,选用社会排斥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大学生短视频成瘾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使用SPSS及Process插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短视频成瘾和错...
关键词:短视频成瘾 社会排斥 错失恐惧 
奥林匹克运动促进社会包容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呈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叶凡希 孙葆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重大问题研究”(19ZDA351)。
奥林匹克运动对于提高社会包容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借鉴理查德·拜利的社会包容分析框架,从空间、功能、关系和权力4个社会包容维度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促进社会包容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呈现路径。研究认为,奥...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 社会包容 社会排斥 社会公平 包容性发展 
民众对犯罪人态度的排斥转向:趋势、原因及对犯罪附随后果的反思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5年第1期76-92,共17页盛嘉骏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维民众感知的涉舆型犯罪治理效能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4CFX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民众对犯罪人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排斥转向。排斥转向无法简单归因于犯罪变化,而是一系列社会变迁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媒体对犯罪的报道增多、自媒体兴起、人们浏览媒体的时间延长改变了人对犯罪的感知,使人高估了犯罪问题的严重...
关键词:社会排斥 舆情 原因分析 犯罪附随后果 轻罪治理 
大学生社会排斥与恶意创造力的6个月纵向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白雷蕾 杨晓莉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211);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2023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2023XKT42);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与恶意创造力的发展变化及二者间的相互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397名大学生进行间隔6个月的2次测查(基线T1和6个月后测评T2),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和恶意创造力行为量表(MCBS)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7进行...
关键词:社会排斥 恶意创造力 大学生 纵向研究 
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卢二妹 廖全明 王星力 
四川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17XK054)。
为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公正世界信念和自我同情在两者间的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量表、网络亲社会行为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自我同情量表对600名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社会排斥显著负...
关键词:网络社会排斥 网络亲社会行为 公正世界信念 自我同情 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承德医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张梦晴 李宇彤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JY056)。
网络偏差行为是个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违反或者破坏网络行为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过激行为、网络欺骗行为、网络色情行为以及视觉侵犯等^([1-2])。大学生是网络偏差行为的易感人群,一项基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元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
关键词:网络社会排斥 自我损耗 正念 网络偏差行为 大学生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治理变革困境及对策
《新西部》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俞柯 
自城乡流动以来,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呈现出诸多不同代际特征。受到城乡二元制度以及附着在制度上的城市社会排斥影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一种回归农村与彻底融入城市之间的“半城市化”[1]状态。与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乡流动 代际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 治理变革 服务供给 社会排斥 半城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