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心理科学》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AA01Z17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批准号06JZD0039);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为200309)资助
摘 要:态度的内隐机制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分析态度与意识关系的几个层面的基础上,概述了态度形成内隐机制的研究,着重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历史以及评价性条件反射和潜在协变关系探测这两种研究范式。The research on the implicit mechanism of attitude 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attitude and consciousness, the present artiale briefly summed up the research of the implicit mechanism in attitude formation.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and two paradigms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 Hidden Covariation Detection) in this field were mainly introduced.
关 键 词:态度形成 内隐机制 评价性条件反射 潜在协变关系探测
分 类 号:B842[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