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场域中民间规则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  被引量:9

Folk Regulations i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in Tour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艳[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摘  要:民族旅游是动态保护民族文化的最为引人关注且争议性最大的开发方式,因为它一方面实现了其经济价值和抬升了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却可能会引起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商品化而破坏其真实性。文章通过反思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同化和商品化的现象,阐述了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间规则的记录性、可操作性和其文化属性以应对民族文化同化的现象,再通过介绍民间规则特殊的内心确信以表明前后台理论的成立,并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民族文化,但前提条件是各类参与开发中的主体能够尊重并善于运用民间规则,赋予当地族群依照其民间规则决定可以搬上旅游舞台的民间文化元素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恶意破坏。Tourism is a dynamic way of protecting minority culture, but it becomes controversial. On the one hand, tourism promotes the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 value of minority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brings in cultural assimilation, commercialization and loss of authenticity. This paper studies how folk regulations function in effectively protecting minority culture in tourism.

关 键 词: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 民间规则 

分 类 号:D9[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