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隋唐五代以前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彦同 孙丽英[2] 康广盛[2] 

机构地区:[1]许昌县人民医院,河南许昌4610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中医药信息》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隋唐五代以前方剂学的主要发展特点:即先秦两汉时期——⑴方剂学的萌芽;⑵方剂学的形成;⑶专科化方书的出现。主要发展特点是方剂学的萌芽和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⑴方书的大量涌现及记载外来医药学的方书开始出现;⑵方书的特点注重实用,略于理论探讨;⑶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科方书的出现;⑷方剂分类的进步;⑸《伤寒杂病论》的总结和整理;⑹经方学的著作丰富;⑺具有佛门特色的医方书的产生;⑻"解石散"及治疗"脚气"一类方书的产生。主要发展特点是注重实用,略于理论。隋唐五代时期——⑴大部头方书的出现;⑵方剂以治法分类进行应用;⑶专科化方书的增多;⑷传信方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关 键 词:方剂学 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隋唐五代以前 隋唐时期 

分 类 号:R289.9[医药卫生—方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