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3-89,共7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5BYY001)的部分成果;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资助
摘 要: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前部介词"对/对于"的语法化机制是并存和降格、跨层结构和词汇双音化,后部准助词"来说/而言"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和相邻句位、弱化和分界消失。一方面,框架前部的"对"逐渐由动词虚化成专门表示介引事物的介词,另一方面,框架后部的"来说/而言"则由本来不是同一层面的词,变成同一层面的单词,表示对某项事物进行评价、判断。同时,原本用来介引事物进行评价的词"在"、"与"、"于"等意义或消失或弱化,那么必将出现新的结构来代替。这样,到清末民初,"对/对于……来说/而言"介词框架最终形成,框架产生的动因是由框架前后部分的特性共同形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