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仲明[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南京210097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62-66,共5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6-0509)成果
摘 要:"十七年"的基本身份特征是新民族国家的成立和发展。这深刻地影响到时代的整体文化状况,也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身份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体现者是作家。由于新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作家的转换非常艰难。那些完成了身份转换作家的创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的主流,体现了与时代身份的高度认同。由于"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政治改造,其过程艰难,结果也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既呈现出单一的顺从特征,又有复杂的多层面构成。这要求我们对这时期文学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其外在和主流面貌,更要关注其复杂和深层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