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中学习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规范的医疗行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玲[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100029

出  处:《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第4期245-24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科学和心脏外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已成为小儿心内外科的联合医疗任务,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心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开始于1938年,Gross及Hubbard首先成功地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953年Gibbon首次使用体外循环于房间隔缺损(ASD)手术,近60余年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发展迅速。相对外科治疗经导管先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较慢,但近十余年发展迅速。1929年Forssmann首先将一根导管在荧光透视下由上肢静脉送入右房取得成功,

关 键 词:先天性心脏病 医疗行为 临床思维 治疗方法 未闭动脉导管 心脏外科学 学习 外科治疗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