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嘉培[1]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2期246-247,共2页
摘 要:手机技术的进步使得其成为集"出版性"和"沟通性"等众多特征为一体的融合媒介。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丰富了用户的体验。目前,作为智能手机最大使用群体的大学生,他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和特征也随着手机技术进步不断的变化。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的状况是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主题。因此对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文化的研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当前智能手机丰富性的现状出发,主要论述了手机贴身性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和视觉性对于思维的影响,以此总结最新的大学生手机文化特征。
关 键 词:大学生智能手机文化特征
分 类 号:G645[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913.9[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