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庆波[1] 宁大伟[1] 韩玲君[1] 邢颖[1] 杨野[1] 赵竹青[1]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出 处:《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第S1期74-78,共5页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II优623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N、P、Zn 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锌配施对稻米中铁、铜、锰、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锌配合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中铁、锰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铜、锌含量随着氮锌配合施用量增加而逐渐增加,表明适量的氮锌配合供给能促进Fe、Cu、Mn、Zn在稻米中的积累;随着磷锌配合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中铁、锌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铜含量随着逐渐增加,而锰含量却随之降低,可见适量的磷锌配合施用可以促进Fe、Cu、Zn在稻米中富集,但却降低了Mn的积累。N、P、Zn单因素多重比较表明:随着氮水平的增加,稻米中铁、铜、锰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锌含量随着氮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磷水平的增加,除铜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外,铁,锰,锌含量均低于对照(不施磷处理),表明增施磷肥不利于微量元素铁,锰,锌在子粒中积累;随着锌水平的增加,稻米中铁、锰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锌含量随着锌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在本实验地力条件下,每公顷施N180~270 kg/hm2时,可以明显增加稻米中铁、铜、锰、锌含量,每公顷施P2O50~60 kg/hm2时,可以明显增加稻米中铁、锰、锌含量,每公顷施ZnSO4 60 kg/hm2时,可以明显增加稻米中铁、锰含量,施ZnSO4 120 kg/hm2时,可以明显增加稻米中铜,锌含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