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位置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彩蒂[1] 

机构地区:[1]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出  处:《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8-10,共3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摘  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核查理论对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位置作了全新的研究,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是一种时态标志,而且"了"可以表示多种时态,提出动态助词"了"基础生成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而其本身所具有的[+T]特征必须受到隐性核查。这种结论在理论上可以解决Verb-raising与I-lowering造成的理论混乱,有助于统一移位的方向,即移位都是向上的,左向的,而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种设想符合最简方案的精神。

关 键 词:最简方案 核查理论 基础生成 隐性核查 

分 类 号:H14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