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栽培难技术是关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湖广 

机构地区:[1]福建省古田县新城过河路13号 352200

出  处:《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年第5期20-20,共1页

摘  要:在众多食用菌中,银耳是较“娇气”的种类之一。它的生长周期仅35~40天,9米×4米的菇房按年栽4次共1.2万袋计,获利超万元,但因其栽培技术性强,稍有失误就遭失败。因此,必须掌握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银耳生理特性银耳属于中温型木生菌。是由银耳菌丝和一种称为“耳友菌”或称“伴生菌”的绒毛状香灰菌丝构成的一个组合系。这两种菌丝在生理生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银耳菌丝是白色,耳大菌丝前期白色逐渐转为黑色。银耳菌丝能直接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但对纤维素、半纤素和木质等。

关 键 词:栽培技术 银耳栽培 耳友菌 生理特性 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 银耳属 木生菌 香灰菌 子实体 

分 类 号:S646[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