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伟明[1]
机构地区:[1]教育部考试中心
出 处:《时事报告》2001年第8期23-27,共5页
摘 要:高中以为高校培养人才为己任,高考以为高校选拔人才为目的。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普遍重视,从高考命题到高中教学,都在有意识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 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曾在社会上引起一时轰动,一是这种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二是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三是某杂志曾刊发过与此题相同的文章。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关于“诚信”的话题。仍然让考生自由发挥。这一话题与今年我社出版的第6期《时事》杂志上刊发的文章──《信用:安身生命的基础》不谋而合。如果说3年前的巧合偶然因素居多的话.今年的巧合则包含着更多的必然。高考在不断地贴近社会现实.诚信的问题正是目前社会生活中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日常关注时事、勤于思考的学生.必然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参加高考.凭着较强的综合素质。他们常常脱颖而出。这在今年的高考作文、政治试卷及其它科目中均有大且例证。 那么,高中教学和高考命题如何与时事教育密切结合?会对青少年素质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走访了有关人士,约请他们撰写了一组文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