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对颅内转移的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榕榕[1] 傅升[1] 杨文英[1] 

机构地区:[1]福州总医院,福州350001

出  处:《南京部队医药》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摘  要:笔者等对6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方面的检查,目的在探索早期发现颅内转移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其中唇癌8例、颊粘膜癌10例、牙龈癌21例、硬腭癌6例、舌癌9例、口底粘膜癌7例。按照国际抗癌协会设计的肿瘤TNM分类法,将其分为四期。属第一期者35例;第二期者10例;属第三期者6例;

关 键 词:脑干诱发电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颅内转移 脑电图 诊断意义 延长者 唇癌 TNM分类 粘膜癌 颅底转移 

分 类 号:R739.8[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