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宝林[1] 云玉珍[1] 陈萍[1] 李莉[1] 刘永胜[1] 张惠军[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学院基础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5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第S2期422-422,共1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两组共672例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分析胃癌发生部位的转变趋向及好发年龄分布情况.方法本文对我院1983/1986,1994/1997患胃癌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A组,B组.A组(198/1986)内镜检查人数3689例,胃癌242例,占内镜检查人数的6.6%,242例中贲门胃底癌91例,占37.6%,胃体癌44例占18%,胃角癌10例占4%,胃窦癌92例占38%,胃窦体部癌5例占2%;242例中男性198例(82%);年龄在40岁以内24例(10%),年龄在41岁~59岁138例(57%),年龄在60岁~70岁78例(32%).B组(1994/1997)内镜检查人数9530例,胃癌430例(4.5%);430例中贲门胃底癌154例(35.8%),胃体癌141例(32.8%),胃角癌37例(8.6%),胃窦癌93例(22%),胃窦体癌5例(1%).430例中男366例(85%),年龄在40岁以内34例(8%),最小年龄18岁,年龄在41岁~59岁211例(49%),60岁~74岁175例(40%).结果A组242例,B组430例按胃癌发生部位,两组进行比较贲门胃底癌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体部B组较A组明显增多,P<0.01,胃角癌B组高于A组,P<0.05,胃窦部B组低于A组,P<0.01,胃窦体癌A,B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性别分析均以男性占绝大部分两组年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