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平
机构地区:[1]江苏省句容市医院消化内科,句容市21240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第S2期436-436,共1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残胃癌变机制.方法以“溃疡病”而作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306例,以内镜检查发现残胃癌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2岁~70岁,平均59岁.首次手术距发生胃癌时间5a~30a,平均13.1a.手术方式:毕Ⅰ式4例,毕Ⅱ式8例;对以上二种不同手术术式发生残胃癌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手术后胃内细菌过度生长(IBO)是导致残胃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残胃IBO使胃内N-亚硝酸化合物和次级游离胆酸等致癌物的浓度增高(比一般人高8倍以上)促成残胃癌变.不同胃手术方式所致的IBO及胃环境改变有轻有重,使胃癌变率也有变.本组毕Ⅱ式手术8例(占66.7%)发现残胃癌.结论残胃癌变与胃内细菌过度生长有关,胃切除术按毕Ⅱ式重建的消化道.其IBO和胃癌变趋势最明显.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残胃癌的预后没有不利之处;同时,积极预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