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小荣[1] 严洁[1] 易受乡[1] 林亚平[1] 阳仁达[1] 黄碧群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第S2期502-502,共1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目的通过B超显象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窦面积的影响,而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足阳明经下肢段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6个穴组,每组15例,每例均接受经穴及左右旁开1cm对照点的观察.刺激方法为针刺手捻针,观察记录方法为B超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同步用日产日立录像机记录,观察过程为针前记录3min,针刺中记录3min,将记录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每Zs采样一次,6min共捕获图象180幅,以象素为单位,计算鲁窦的面积、上下径、前后径、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4个穴位后都能使胃窦面积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0.05和0.01,而针刺穴位左右对照点则作用不明显.针刺足三里、冲阳2穴后能使胃窦上下径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0.05.对胃窦前后径的变化起作用的穴位只有足三里1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