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年期间北京数字测高仪观测(英文)  

SOME SOLAR EFFECTS ON THEIONOSPHERE OBSERVED BY DGS-256IN BEIJING DURING SOLAR MAXIMU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楚孚[1] 陈传飞[1] 郭兼善[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出  处:《天文研究与技术》1989年第S1期209-215,共7页Astronomical Research & Technology

摘  要:电离层数字式测高仪DGS—256在北京海淀小牛房地区进行试验观测。本文初步分析1988—89年冬季观测的几例,说明峰年期间北京上空电离层的某些特点。 1、电离层吸收变化与太阳耀斑活动的联系。 DGS—256频高图反映的是E区、F区回波幅度的变化。1989年1月12日、13日的回波幅度变化曲线与耀斑活动相对照表明:12日0417(UT)至0500小耀斑,几乎同时回波幅度发生5—7db下降,延续时间约二小时。13日发生四次耀斑,一次较大的开始于0829(UT),结束于1223(UT) 其整个平均值(虚线所示)较12日低约8db,夜间形态差别也较大。大约从1100(UT)开始,回波幅度明显下降,并持续几个小时。这次下降滞后耀斑三小时。12日和13日吸收变化与耀斑时间差的不同,可能与耀斑在太阳面上的位置有关。 2、冬季中纬地区扩展F现象:扩展F与太阳活动高年为负相关,这是由于黑子最大值时,电离层不均匀结构多发生在F层峰值以上区域,不能在底部频高图上产生扩展效应。北京磁纬近30°,1988年11月连续两天出现中纬地区少见的扩展F。10日的一次开始于本地时间21时,延续至清晨5时;11日开始于午夜后1时,也延续至5时。其形态既不同于常见的赤道型的高程扩展;也不同于极光区型的频率扩展,而是混合型。这似乎是北京地区的一种特别形态。 3、电离层扰动演变:12?

关 键 词:电离层吸收 太阳活动 数字式测高仪 形态差别 中纬 延续时间 牛房 LATITUDE WINTER SOLAR 

分 类 号:P1[天文地球—天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