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门诊流行性结膜炎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皇甫晓瑾 崔立飞[1] 白丽 崔振文 吴基荣 

机构地区:[1]沈阳市眼病研究所 [2]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出  处:《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89年第8期37-3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摘  要: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是一种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的急性结膜炎。本病1969年首次出现在西非的加纳。尔后迅速蔓延,疫情遍及亚、非、欧、美各洲。世界各地均有病例发生。1971年该病首次传入我国。引起国内各地广泛流行。1988年我国再次发生大流行,亦波及我市,我院与省防疫站合作,进行流行病学与病原学调查发现,本次大流行是由柯萨奇A24型变异株引起。临床特点1.一般资料:AHC 流行期间,我院门诊诊治AHC 患者3002例,其中男1567例(52.2%),女1435例(47.8%)

关 键 词:流行性结膜炎 病原学调查 萨奇 异株 中男 临床分析 肠道病毒 眼结膜 结膜下出血 恢复期血清 

分 类 号:R77[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