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士春
机构地区:[1]南京
出 处:《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摘 要:《文史杂志》1988年第二期《写作与标点》一文中说:“圈点者,古代的标点符号也。”这一论断有不妥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圈点的由来、发展。元人刘辰翁曾广泛批点唐人名家集子。“批”即书写诗意的体会,“点”是在句旁加上墨点,以突出诗文风骨。刘氏批点《杜工部集》时,在他认为精采的地方,加上“|”。这属于文艺欣赏,和后来的标点是两回事,但它对后来圈点产生影响很大。明人徐文长批杜诗遇到警句,不再仿刘氏所为,而是用泼墨圈在句旁,从此“批点”变成“圈点”。另外,明清科举时在“闱墨”上往往全篇首尾加圈,甚至在题目上加圈,表示主考官对该卷的看法、评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