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由此引出的改革建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岚博[1] 朱莹[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

出  处:《中国外资》2009年第8期63-64,共2页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摘  要: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通货膨胀。尽管如今膨胀威胁基本淡化,但在我国强劲的恢复势态下,其潜伏性与危害性不可小视。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到2008年通胀相关数据,对于通胀成本类、需求类以及输入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法,定量的分析上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轮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结合的政策性治理意见,在改革三十年来五轮通货膨胀轰炸之后,为我国抑制通胀工作敲响警钟。

关 键 词:通货膨胀 原因分析 结构性 输入性 GRANGER 因果分析 主因子分析 

分 类 号:F822.5[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