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科,沈阳110004
出 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年第2期182-183,共2页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儿合并DIC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26例初诊APL患儿以骨髓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确诊。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进行诱导缓解,监测血常规及DIC指标。结果23例患儿发生DIC(88%),诊断时即发生DIC12例(52%),As2O3治疗2周内发生DIC9例(39%),2周后发生DIC2例(9%)。DIC出血19例(73%),以皮肤出血9例(47%)为著,颅内出血2例(11%)均死亡。DIC指标以血小板下降最为敏感(100%),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22例(96%),也有较高敏感性。DIC指标转阴需4—46d。结论儿童APL合并DIC发生率较高,出血风险大,以诊断及治疗2周内为危险期,需积极监测DIC指标,在治疗APL基础上抗DIC治疗,以度过DIC期,保证诱导缓解期治疗的安全性。
关 键 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儿童 三氧化二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