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08年第11期69-73,共5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摘 要:诉讼调解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在法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和结案方式。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民事审判工作原则,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正确把握调解和判决关系的基础上。加大诉讼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力度,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增加和睦团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就诉讼调解制度而言,如何合理设计诉讼调解的模式,正确理解和适用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调解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实现调解制度的预期价值。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争议,各地法院的理解和操作也不统一,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