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鹏[1]
出 处:《教育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91-92,共2页Educational Science Abstracts
摘 要:生死教育是随着死亡学这门学科的兴起而倡导的。死亡学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直至近日已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门学科。所谓生死教育,是通过对生与死的考量,建立起生与死的内在张力.揭示生命的意义.揭示死亡的意义,提升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提升生命和死亡的品质和尊严。从而推动完美人格形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有着自身的目标和原则,蕴藏着深刻的意义。
关 键 词:生死教育 生命的意义 教育活动 60年代 内在张力 人格形成 生与死 死亡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B84[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