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海平[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18
出 处:《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12-17,共6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74)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ZXB004);国家重大招标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5&zd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羞"与"耻"的关联与区分隐蔽着"耻感难题"的某种始源性的信息。"羞"的现代性命运可以概括为构成其深层根据的本体世界在存在论或本体论基础上的被瓦解,这是以现代人所经历的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为典型表征的。世界"去羞化"是耻感丧失其"天然家园"的历史与逻辑,它必然历史地同时也是逻辑地使耻感在现代人类型和现代世界类型中成为一种现代性建构。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是为耻感和荣辱观寻找某种绝对不变的形式原理,而是在一个"去羞"的时代、在一个"渎神"和"祛魅"的时代,真实地面对耻感重建的条件。这乃是我们所指证的荣辱的初始条件:作为现代人之质料条件的自由,即可为人所依赖的"物";作为现代人之形式条件的时空,即由人之在"此"的一种时间延迟而出的某种世界性收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8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