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品数:128010被引量:111465H指数:7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代兴李建华王泽应樊浩王海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生哲学人生观通俗读物道德人生哲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环境伦理困境及对策探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视域
《管子学刊》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叶冬娜 曲艺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研究”(2022JZDZ01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研究”(TJESDZX22-011);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ZB22BZ0339)。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既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其生态保护问题极具紧迫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伦理的基本困境,即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观念之间、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环境伦理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环境伦理冲突 
儒家是否回避了道德冲突?——从中西互镜的视角看
《天府新论》2025年第3期77-87,156,157,共13页苏晨生 
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
道德冲突是西方学界的热门话题,而将其用在研究儒家伦理方面进行互文性的诠释,无论对于解决道德冲突本身还是重新理解儒家伦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两者能够在同一个频道上相互诠释,区分狭义和广义上的道德冲突是必要的。对于儒家来说...
关键词:道德冲突 儒家伦理 经权 比较哲学 
DeepSeek开启后ChatGPT时代--基于数字范式革新及其运演哲思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令小雄 
2024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帮扶机制化研究”;甘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研究”(2023YB005);2024年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北师范大学)“深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研究”(2024SDSF04)。
以DeepSeek为例,探讨了后ChatGPT时代数字范式革新中的技术跃迁、制度协同与技术文明重构问题。首先,分析了DeepSeek在大语言模型优化中,通过混合专家架构、动态稀疏路由等手段实现的技术突破,这些实践突破了传统封闭知识构造与资源垄...
关键词:DeepSeek ChatGPT 数字范式革命 数智时代 
机器翻译伦理研究新进展——《构建负责任的机器翻译:伦理与法律问题探索》述评
《翻译界》2025年第1期164-174,共11页李静 肖志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译者数字素养研究”(22BYY043);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翻译技术实验室云端化建设探索”(2022x046);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研究生质量工程教研项目“MTI融合式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Yjg2023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机器翻译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为构建“负责任的机器翻译”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成为当务之急。海伦娜·莫尼兹和卡拉·帕拉·埃斯卡廷主编的《构建负责任的机器翻译...
关键词:机器翻译 伦理规范 跨学科研究 人机交互 技术向善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景、风险与策略
《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132-142,共11页方正 
浙江大学2024年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数字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施机制研究”(24dykt18)。
以数智技术驱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语义理解与文本生成能力,在整合信息资源、营造感性体验与深化情感认同等方面...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技术风险 实践策略 
从情感现象学视角重审儒家伦理的“结构性伪善”问题
《天府新论》2025年第3期68-76,156,共10页王文静 
邓晓芒教授利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根本恶”思想审视儒家“圣传心法”,认为儒家所讲的“反身而诚”只停留在自然情感经验层面,无法导向彻底反省,因此是一种“结构性伪善”。这种以西方传统哲学的反思模式看待儒家心性论的做法存在一定偏...
关键词:伪善 自欺 知行合一 诚意 情感现象学 
人情主义伦理与中国式契约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88-101,共14页李建华 刘畅 
从身份到契约的伦理转型,说明现代社会本质上是基于个人权利建构的契约社会。不同于西方“权利—契约”伦理文化,中国自古有着浓郁的人情主义伦理传统。审察西方契约伦理生成和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内在张力和现实困境,揭示现代契约伦理...
关键词:人情主义 身份伦理 契约伦理 协调伦理学 新义务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责任机制:溯源、挑战与构建路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王明 陈建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MYB038)。
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监管治理,是推动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及持续创新的根基,使其“负责任”,即对人类负责任已经成为此技术发展的“根本诉求”。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责任机制的关键目标是推动这种技术对人类产生正面影响,其底层逻辑是“...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责任机制 科技伦理 监管治理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艺术与设计(电子版)》2024年第2期0117-0119,共3页李崇 李艳强 黄翠翠 郭亚迪 司皓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课题旨在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较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缺乏社会意识、责任...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现状 提升路径 
个体数字身份的数据困境及其破解路径——基于关系视角的分析
《理论导刊》2025年第5期65-72,共8页王琴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
数字时代的身份随着技术演进而不断虚拟化和去伦理化。兼具虚实融合与易复制特征的身份数据不断增长,使得自我与他者间的关系过度裸露。监控资本主义所制造的数据迷雾,让个体陷入数据恐惧、自由展现悖论以及信任危机等困境之中,成为无...
关键词:数字身份 身份数据 关系本质 数据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