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静[1] 李志军[1] 

机构地区:[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急救科,300192

出  处:《天津医药》2009年第4期333-335,共3页Tianj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我国药物性肝病约占黄疸住院患者的2%-5%,约占所谓“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在老年肝病中可达20%以上。据美国统计,药物从市场撤出的最常见原因是其肝毒性作用,50%的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衰)由不当用药引起,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D,1998年以来所有急性肝衰竭病例中该药所致肝损害的比例仍在上升。除APAP外,一些抗癌制剂、抗生素以及后蚕属植物、吡咯生物碱类草药、胶苍术苷类植物等中草药均有肝毒性。药物的肝毒性表现可从无症状、非特异性的生化改变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胆汁淤积,

关 键 词:肝疾病 肝炎 中毒性 药物毒性 综述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75.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