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瑞波[1]
机构地区:[1]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63-67,共5页Journal of Shandong Finance Institute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7H10);山东财政学院博士基金项目(08BSJJ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外学者的学术论点相互渗透、相互印证。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到有的学者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八大观点,从不同侧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每一种观点都难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国内学者从金碚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到其他学者的资源观、资产、机制融合观、消费者剩余观、体制与制度观、能力观、创新观、组合观、文化与价值观等,也都存在不同的局限制。为此,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应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核心竞争力的操作层面,指导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应尽快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