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大祥[1] 韩月东[2] 李智铭[1] 刘贺亮[3] 宋华[1] 高峰[1] 贺蓉[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技研究院生物纳米工程研究室微纳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薄膜微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影像科 [3]西京医院泌尿外科,西安710032
出 处:《中国药理通讯》2009年第2期7-8,共2页
摘 要:目的:调查荧光磁性纳米粒子桥联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单链抗体片段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制备成纳米复合探针(FMCNPs—ScFv),并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进行表征;然后与前列腺癌细胞共培养,观察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通过尾静脉注射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肿瘤靶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次,然后继续饲养16天,每天测量肿瘤大小。结果: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纳米探针被成功制备;细胞培养实验显示纳米探针能够与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结合并进入细胞浆;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被成功制备;荧光成像系统显示纳米探针快速在各重要脏器分布,并于逐渐集中在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小时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后,肿瘤组织变小。结论:制备的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复合探针,能够集中于肿瘤靶部位;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关 键 词: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磁性纳米粒子 荧光成像 肿瘤模型 单链抗体 裸鼠 靶向治疗 桥联
分 类 号:R737.250.5[医药卫生—肿瘤] R318.08[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