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5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庞立生[1] 王艳华[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8-11,共4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08BZX0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Bzx05)的中期成果

摘  要: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精神生活是人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表征、确证并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物化,成为现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所遭遇的现代性处境。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思想内核,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物化困境的扬弃,超越传统有神论与现代虚无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凝练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共通的核心价值理念。

关 键 词:精神生活 精神家园 物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分 类 号:B821[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