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兴武[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69-78,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晚唐五代到宋初百年诗文创作的生态演变及艺术转型>(批准号:08BZW018)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宋初百年是唐、宋两代文学递变转型的关键期,文学经典的阶段性更替则从一个侧面清晰展示出宋初文学由复苏到转型的漫长轨迹。就诗歌而言,建国之初,众多文人为了满足"次韵相酬"的时尚需求而效法"元白","崇白"之风盛行达三十余年。真宗一代,"西昆体"作家追寻李义山风采,致使诗歌经典悄然转换。仁宗以后,韩愈和杜甫的作品相继受到诗人大众的追捧,成为新的艺术经典。韩、杜两家在诗歌创作上各具风采,而北宋诗人兼收并取,熔铸锻炼,最终形成了"宋诗"有别于"唐诗"的创作理念和品质追求。在文章方面,宋初文人在科举考试的压逼下,为了掌握骈文写作的种种技巧而苦读《文选》,从而为《文选》赋予了经典价值。天圣以后,随着"古文"运动的逐步开展,《文选》的经典示范作用逐步消减,而"韩、柳"散文的影响却越来越重。如果说仁宗时代是北宋文学脱胎换骨的转型期,那么韩愈、杜甫的诗歌以及"韩、柳"的散文,无疑为此次诗文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示范和启迪。

关 键 词:宋初百年 示范性经典 文学转型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