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百年

作品数:12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兴武沈松勤王培友马茂军楼培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评论》《中华文史论丛》《文学遗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初百年选仕政策与文人干谒现象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郭凌云 
北宋崇文抑武,实行士大夫治国的国策,特重选仕,一方面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规范科考制度,另一方面官吏铨选制度也日益严密。在北宋特别是宋初百年间,制举、铨选等选仕制度都涉及到不同程度的荐举行为,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干谒现象。干谒...
关键词:北宋 干谒 行卷 荐举 铨选 
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被引量: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4-115,共12页沈松勤 楼培 
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日",词坛萧条寥落,其背后体现了政治文化的取向与重南轻北格局。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的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伎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的文学,词的...
关键词:词坛沉寂 四大词人(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南词”北进 
论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诗性品格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9-98,159,共10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09ABWY063)
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诸多特点,是与此期诗歌的总体发展方向相矛盾的。此期偈语诗不讲究押韵、对偶、用事、平仄相对,以及句式组合灵活多变等语言特点,以阐释和宣扬佛教教义为主的诗歌内容,注重议论化、理趣化的表现手法,都是与偈语诗的功...
关键词: 偈语诗 士人 文化价值 会通 
唐宋“四六”漸變轉型的藝術軌迹
《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2期131-166,共36页張興武 
從晚唐五代到宋初百年,"四六"創作成績斐然。李商隱等人開啓了駢詞儷句引領風騷的新時代。唐末"羣雄割據、各務爭勝"的現實需求,爲幕府文士提供了特殊機遇,他們"飛文染翰以濟霸國",促進了"四六"駢文的興盛。"沙陀三王朝"時期,"四六"創...
关键词:晚唐五代 宋初百年 “四六”骈文 艺术转型 
论宋初百年台谏制度建设与士人气节及诗格变迁之关系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12年第1期133-139,共7页王培友 
宋初百年台谏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士人的文化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表现在此期诗格变迁的发展历程中。台谏制度对士人气节和士人文化风尚产生作用,是通过台谏人物的进谏主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行而得以实施的。北宋诗格在五代备...
关键词: 台谏制度 士人 诗格 
宋初百年诗歌的礼仪载体功能及其诗学品格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5期211-216,共6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44)
推行礼乐教化,重视礼乐制度的建设,是宋初百年北宋政权的重要举措。在践行礼乐教化和构建礼乐制度的过程中,演唱或者诵读诗句成为此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受此影响,此期士大夫为了满足礼仪行礼的需要,写作了大量与行礼相关的诗歌。研...
关键词: 诗歌 礼仪 品格 
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69-78,共10页张兴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晚唐五代到宋初百年诗文创作的生态演变及艺术转型>(批准号:08BZW018)研究成果之一
宋初百年是唐、宋两代文学递变转型的关键期,文学经典的阶段性更替则从一个侧面清晰展示出宋初文学由复苏到转型的漫长轨迹。就诗歌而言,建国之初,众多文人为了满足"次韵相酬"的时尚需求而效法"元白","崇白"之风盛行达三十余年。真宗一...
关键词:宋初百年 示范性经典 文学转型 
宋初百年文学变革的人格及情感动因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49-55,共7页张兴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宋望族与文学"(06JA75011-44011)阶段性成果
宋初百年制约文学变革的内在因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动因首先来自创作主体人格内涵的丰富与扩大。柳开、王禹偁及杨亿等"文士"群体从文学遗产中汲取艺术情感和审美经验的过程,为逐步摆脱五代遗风的困扰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宋初 文学变革 创作主体 人格与情感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61-70,共10页沈松勤 
自太宗至仁宗朝的近百年间,北宋文坛经历了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的演变历程。造成对峙的根源在于南人尚文重艺、北士尚质重道的南北不同的人文环境与人文性格。太宗、真宗两朝,南方诸国文士怀着难以稀释的避嫌心理,加盟新朝,展开了南文...
关键词:南北对峙 文坛 演变 宋初 古文运动 人文性格 人文环境 南北冲突 
宋初百年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被引量:8
《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68-77,共10页张兴武 
宋初四朝历时百年,文道传统的重建经历了从缺失走向修复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北宋皇权政治的重建同步,又面临着唐末五代以来文道久丧的惯性困扰。仁宗天圣以前,“道学之儒”和“文章之士”在“复道”和“兴文”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
关键词:北宋 文道传统 缺失 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