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变革

作品数:159被引量:24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勇陈晓明肖向明季桂起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南大学三峡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发展、感官延伸和文学变革——以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文学变革论为中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金露 
202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当代文学中的甘肃‘形象’与想象”(2021YB061)的研究成果。
面对技术形式复杂、变更迅疾、流动量大的新媒介时代,麦克卢汉重视媒介自身产生的效果与作用,认为媒介参与着感官与社会环境的生成。其媒介理论从技术与感官的关系入手,探究技术如何通过被延伸的感官对文学主体及内在机制产生影响,以达...
关键词:麦克卢汉 文学变革 感官延伸 媒介 技术 
“中国文章宜自变革”——近代报章的文体变革实践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刘春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清末民初报章与近代文体之变研究”(18YJC751029)。
晚清时期关于文体规范的问题是牵动上下的重要议题。报章中刊登了大量有关釐正文体的文章,除了涉及八股文文体规范的内容外,透露出古文文体变革的重要线索。报章本身的文体实践催生了新的文体类型,呈现出近代传播媒介影响下的文章观念...
关键词:近代 报章 文体 文学变革 
论晚清儿童文学译介的发生机制与历史错位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4期122-131,共10页阮丹丹 
晚清文学变革中,很多重要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相继被译介到中国。这缘于“小说界革命”背景之下对儿童群体和儿童教育的重视,也有清末学制变革的知识转型需求,还因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契合晚清文人寻求的革命理想。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晚...
关键词:晚清 儿童文学 译介 文学变革 
图书出版与文学变革:以《童话》丛书为考察中心
《出版科学》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阮丹丹 
孙毓修主编的《童话》,是商务印书馆在1908年开始出版的儿童丛书,开创了儿童读物出版的先河。他在编辑中竭力实现编译和改写的统一,整合中外文学素材,创作出适宜儿童阅读的作品,有效弥补了教科书和传统读物的不足,并以此探索新民、新文...
关键词:孙毓修 《童话》丛书 图书出版 文学变革 儿童文学 
现代中国文学语言建构仍在路上——时世平《现代中国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建构研究》序
《文艺争鸣》2024年第6期120-122,共3页王泽龙 
历史久远、渊源深厚的中国文学语言传统,何以在20世纪之初五四白话运动中发生突然性现代转折与变革?这样一场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政治、思想革命有着怎样互生互动的关系?它与古代文化传统与文学语言呈现为怎样复杂性关联与冲突?文学变革...
关键词:白话文学运动 文学语言 文学变革 白话运动 革新运动 文体建构 语言选择 语言建构 
寻找文学变革中的确定性和可能性——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马征 
2023年是文学上的一个“热闹”年份。以茅盾文学奖为代表的各种文学评奖纷纷出炉,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和获奖作品引人注目;老作家突破自我、不断超越,“90后”乃至更年轻的作家势头强劲、新作频出文学在生产方式、存在形态、文体类型、接...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文学变革 文体类型 文学评奖 文学批评 90后 认识和把握 存在形态 
“议论文章”与北宋时代精神塑造及文学变革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23年第3期99-111,共13页张德建 
议论是人类思想、认识和情感的高级表达方式,在行为层面涉及个体精神气质、群体交往、学术研讨、理论表达、政治见解五个方面。北宋以来,“议论”一词开始大量出现,其概念亦不再单指论体,而已扩充为含括著述与文章在内的所有文字表达形...
关键词:议论文章 政治文化 精神价值 学术建构 文学变革 
从晚清到“五四”:暧昧的文艺复兴与错位的文学变革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3年第5期63-76,共14页姜荣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粹思潮与中国文学近现代转型研究”(批准号:21BZ W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留学生文学群体文献辑考、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2&ZD269)成果。
晚清与“五四”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中间阶段,与欧洲文艺复兴具有相似的特点,以至常被时人拿来进行比附,乃至引为文学变革的依据与资源。由于文艺复兴兼具继往与开来的双重性格,晚清与“五四”学人在引证它时往往根据各自的现...
关键词:文学变革 文学转型 文艺复兴 双重性格 现代转换 科学认知 金字塔式 中间阶段 
媒介变革背景下数字文学的新文学特征
《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01-108,共8页李斌 
成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科研项目培育基金“数字化与文学转型:莱恩·考斯基马数字文学理论研究”(2021GJBKYXMPYJJ05)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数字时代,文学将如何发展?一方面,人们主张回归经典,还原阅读的本质;另一方面,数字文本、数字化阅读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拓宽。其中,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功能的数字文本逐渐实现了对传统文本的替代和超越,使文学趋于...
关键词:媒介变革 数字文学 文学变革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小说广播与当代文学变革——理解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媒介视角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2期18-27,共10页杨毅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北京历史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研究”(21WXA002)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成为学术界最近热议的话题。暂且抛开理论的枝枝蔓蔓,在我有限的视野内,似乎还没有学者注意到广播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但回到当代文学的现场,应该说广播媒介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乃至自身...
关键词: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范式转型 广播媒介 传播和接受 20世纪80年代 媒介视角 传播媒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