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亚娜[1,2] 于建春[1] 刘存志[1] 韩景献[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天津市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 处:《中医杂志》2009年第5期389-392,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630074,3077283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06);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07JCZDJC08800)
摘 要:三焦与气化的关系在《内经》中已有所阐述,但只局限于与下焦的关系。明代赵献可扩大了三焦与气化的范围,认为气化与上、中、下三焦均有关。近代张锡纯提出"人生之气化以三焦部位为纲",进一步阐述了二者的关系。今人在古人理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临床。如把三焦气化与衰老联系起来,并由此创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总之,三焦的功能体现了机体的整体性,研究三焦气化学说应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