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立静[1]
出 处:《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12期224-225,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摘 要: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在其68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始终坚持抗金,力求恢复中原。然却由于投降派长期把持朝政,致使其一生部郁不得志,因此,只得将其一腔忠愤,寄之于词作,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作者抗金的爱国情思和慷慨激昂的斗志。而他在遭受排挤闲居的几十年间,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反映惜春、伤春内涵的词作,风格接近于婉约,历来引起很多诗词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就是以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及在此前后所作咏春词为研究对象进行赏析探讨,以了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的多样性及其生平遭遇,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位民族英雄、爱国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