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

作品数:687被引量:11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晓婷杨雨郑朝晖朱志荣王立宪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为伤春心自醉--李商隐诗鉴赏之三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王军 
历来说李商隐多情甚至滥情,说多情可以,他对万物都抱有深情,而说他滥情则是最大的误解。事实上,李商隐对爱情的忠贞是同时代人难以比肩的。我们从李商隐同妻子王晏悦的感情上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李商隐的妻子王晏悦去世不久,李商隐应...
关键词:李商隐 柳仲郢 同时代人 滥情 生活起居 荣誉称号 
秋日品词
《上海支部生活》2024年第11期58-58,共1页均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宋词伤春悲秋,柔美而温婉。秋日萧瑟,勾人伤怀,给宋词提供了无限的物象和意境,使以秋景秋色为题材的宋词神韵蕴籍深厚,读后难以忘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关键词:伤春悲秋 宋词 秋景 伤怀 秋日 
诗歌意象的选择——“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赏析
《高中生(高考)》2024年第11期34-35,共2页刘艳军 
意境是诗人把他感受于外、情动于中的思想和情感凝聚到艺术形象中,进而展现的情景交融的画面。这个画面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诗人如果想要通过精练的文字做到这一点,那么在诗歌意象的选取上就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通常来说,在读...
关键词:诗歌意象 伤春 情景交融 折柳 联想和想象 艺术形象 情动于中 音律 
伤春之谱
《围棋天地》2024年第9期39-46,共8页清和 范廷钰(解说) 
4月18日,第29届LG杯朝鲜日报棋王战中国选拔赛决胜局在衢州新建的南孔观堂酒店开杆,比赛分成两日进行。首日进行前两局,范廷钰和辜梓豪分别中盘战胜谢科、王星昊率先出线;翌日的后两局中,柯洁与芈昱廷分别战胜檀啸、李钦诚进入本赛,他...
关键词:国际赛事 朝鲜日报 中国队 决胜局 
纽约亚洲艺术周,给市场释放了什么信号?
《艺术市场》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刘礼福 
当3月中旬起航的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 Week New York)开启了2024年全球艺术品拍卖的进度条,随行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也将时针正式指向2024年春季大拍的序列,其市场行情也才算正式开始一年的新征程。然而,第十五届纽约亚洲艺术周于3月22日...
关键词:艺术品拍卖 文物艺术品 拍卖机构 艺术品市场 伤春悲秋 苏富比 佳士得 市场行情 
秋声叠叠一心期——关于《汉宫秋》的改编说明
《中国京剧》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王馗 
在改编本《汉宫秋》的开场,原本有一首开场诗:“叶落琼台雁叫时,梦回孤枕感清凄。汉宫不老情方永,秋声叠叠一心期。”这其实很能代表改编的初衷。在面对“秋”这个中国文化的传统意象符号,其实不同时代的人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伤...
关键词:意象符号 伤春悲秋 汉宫 人文意蕴 改编本 香草美人 传统文人 
调节身心状态 化解“伤春”情绪
《社区》2024年第7期60-61,共2页黄建国 
春天里,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然而,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有些人却出现了情绪低落、做事懒散等不良状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去化解呢?何为“伤春”伤春,顾名思义,是因为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在古人的诗句中,经常可以...
关键词:身心状态 伤春 化解 情绪低落 春天里 
“伤春悲秋”或非抒情
《人人健康》2024年第11期16-17,共2页黄天明 
闲读时,看到宋朝诗人汪莘的《秋怀十首》:伤春未了又悲秋,无复欢到酒舟。茅屋半欹篱半倒,伏羲一卷在床头。该诗描述了汪莘浓浓的感伤之情——春天未尽又悲叹秋天即将来临,无法全然保持好心情上船饮酒,自己的居宅破旧不堪,篱笆也摇摇欲坠...
关键词:伤春悲秋 秋怀 破旧不堪 伏羲 汪莘 抒情 悲叹 
春风里一直走
《时代青年(悦读)》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15岁时,我上中学,读《红楼梦》,读到落花满天,黛玉葬花,泪吟《葬花词》,读得一颗心一点点凉下来,心里像覆了一层薄霜,朝夕拂之不去。我开始伤春,开始感叹我的少女时光有一天也会如水逝去,永不再回来。
关键词:黛玉葬花 伤春 《葬花词》 读《红楼梦》 
伤春不忍听 长忆凤城归——李商隐《流莺》和韦庄《鹧鸪》二诗之比较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1-86,共6页郑方潇 
飞鸟是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吟咏对象之一,千百年来,鸟类飞翔的姿态与鸣叫的声音,往往会引发骚人墨客的主观情志。同为晚唐时代的诗人,李商隐的《流莺》和韦庄的《鹧鸪》,即是见物起兴、借物自比的优秀作品。但由于吟咏对象、写作手法以及...
关键词:流莺 鹧鸪 吟咏客体 抒情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