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人

作品数:1084被引量:44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大箴刘墨朱良志陈永怡周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术的现代和传统
《人民周刊》2025年第3期89-90,共2页陈传席 
传统艺术注重内涵丰富简单、概括地说,传统艺术注重内涵的丰富,讲究内在的变化,反对外露。现代艺术则注重视觉的冲击力,讲究形式上的出奇、外露(显露形式上的美感和特异之处)。传统文人讲究内在的修养,要求含蓄、内美、文质彬彬,道家更...
关键词:子不语 徐渭 传统文人 文质彬彬 《离骚》 怪力乱神 古之学者 
传统文人笔下的意向贵州 从邹一桂《山水观我》册说起
《晚晴》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朱良津 
近年来,《晚晴》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打造“档案”专栏,为读者介绍贵博精品馆藏2U25年,《晚晴》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打造“画论贵州”专栏,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博物馆原副馆长朱良津先生,讲解古代至现当代贵州题材的画作,带领读者...
关键词:副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 贵州省博物馆 艺术流变 传统文人 邹一桂 读者认知 
《长江三峡》中传统文人山水画元素的现代诠释
《中国民族博览》2025年第2期184-186,共3页林静漪 
周碧初的《长江三峡》是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典范,作品中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元素,并赋予了它们现代诠释。通过独特的构图、笔墨技法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周碧初成功地将传统文人山水画的精髓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展现出...
关键词:《长江三峡》 文人山水画 传统元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姚春燕 
一、教材学习【情境导语】每个人都流淌着民族的审美血液,因为民族审美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标志,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体现。传统审美心理有其共性也有差异,有以大红大绿光鲜亮丽为美的,有以清新淡雅归真返璞为美的,甚至以思旧感...
关键词:生活阅历 薛宝钗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光鲜亮丽 清新淡雅 传统文人 独特之处 
以意为格写相之生——李洋水墨人物画及其“写生作品化”的画理品读
《荣宝斋》2024年第12期198-207,共10页于洋 
二十世纪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之路,走过了古今融创、中西交汇的历程。从以勾染为主的传统文人写意人物画,到借鉴山水和花鸟的笔墨语言并将其与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相融合,现代水墨人物画已将传统文人画对于形神关系的内向探研,拓宽到对于人物...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 写意人物画 写生作品 传统文人画 造型观念 笔墨语言 画理 勾染 
瓷画文气:从明清文人题材瓷画看传统文人意趣
《客家文博》2024年第4期84-89,共6页刘叶枝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上的人物瓷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其中的文人题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人题材的瓷画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窥探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
关键词:明清文人 广东省博物馆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窑 历史典故 传统文人 文人意趣 文人雅趣 
新见吴昌硕早年诗稿解析
《书与画》2024年第10期22-31,共10页邱晓云 金翔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一代宗师,被誉为拥有诗、书、画、印"四绝",并将"四绝"融通于绘画一体,将传统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在"四绝"诸艺中,篆刻、书法、绘画是其艺术精神的载体,诗文则起到了统领作用,是其艺术精神...
关键词:吴昌硕 传统文人画 目录学家 沈曾植 四绝 一代宗师 篆刻 艺术内涵 
流转、诗化与异质:中华传统文人的命运空间意象——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视听》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刘斯惟 
中华传统文人的命运,与他们所处的多元空间环境紧密相关。由物质、社会、精神组成的多元空间,不仅是文人们进行生活实践的舞台,更是孕育他们精神世界的土壤。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重大历史题材动画的形式,在史实的基础上对高适、李白等...
关键词:《长安三万里》 传统文人 多元空间 
传统文人画对高校美育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17期113-115,共3页谢森兰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讲究文化精神、具有直抒胸臆的审美特点、具有追求生命真性的价值意义这三大特征契合现代美育的人格教育、感性教育和创造教育,在美育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价值。教师在高校的美育教学中应该充...
关键词:传统文人画 高校美育 人格教育 感性教育 创造教育 
品香捻珠趣味多——体验传统香道
《中华手工》2024年第18期70-71,共2页万佳昕 
仲夏时节,我来到了上海市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南传统文人香事”传承人吴清老师的清禄书院,在范如瑜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香道并制作避暑香珠。学习香道,要从认识中国传统香文化开始。香道与茶道、花道、琴道、书道并称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长宁区 传统文人 香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