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第10期46-48,共3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对国内15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4例中女性137例,男性17例,男女之比为1∶8.06;发病年龄9~65岁,平均25.29岁,其中30岁以下者占67.53%。病程10h^5年,平均9个月。主要症状有:上腹部肿块50%(22/44),腹痛57.41%(31/54),上腹部隐痛不适53.57%(30/56),查体时偶然发现胰腺占位32%(24/75)。位于胰头部53例,胰头颈部2例,胰颈部8例,胰颈体部3例,胰体部19例,胰体尾部23例,胰尾部34例,肠系膜根部2例,腹膜后3例。根据肿瘤所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胰体尾加脾切除术等。肿瘤直径2.5~25cm,平均8.76cm,常有包膜,囊实相间。镜检示,肿瘤由假乳头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多数肿瘤表达α-AT、α-ACT、Vim,阳性率分别达90%。本组154例SPT中属于恶性表现者占14.3%,2例术后出现复发。提示SPT好发于青少年女性,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切除率高,预后好,SPT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提示其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提示SPT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
关 键 词: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