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2]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浙江杭州310015
出 处:《健康研究》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Health Research
基 金:杭州师范大学挑战杯项目(No.2008XXM122)
摘 要:发热是诊断和处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颅脑损伤患者中神经源性发热是一种非感染性发热,如果不正确地处理,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脑损伤。以前认为,脑外伤后发生神经源性发热相对少见。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有4%-37%的脑外伤患者会发生神经源性发热。脑外伤后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减弱,因而他们容易感染而致患脓毒症,尤其是在昏迷患者中更应注意。神经源性发热实质上是只作为排除诊断:即只有当脓毒症被排除时,我们才能考虑神经源性发热。尽管在重型脑损伤的急性期阶段,脑温实际上是高于体温的。但对于预后而言,发热的临床意义是不确定的,因为直接进行脑温监测的资料还很缺乏。总之,对神经源性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和处理方法还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神经源性发热的处理和愈后判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