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与AP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云峰[1] 于秀明[1] 栗洪波[1] 张秋莲[1]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免疫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21

出  处:《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339-340,共2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473)

摘  要:目的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肾气虚寒型、肝肾阴虚型、瘀血痹阻型5组。结果RA患者中湿热痹组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P<0.05)。结论CPA与APF可作为RA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关 键 词: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痹证 

分 类 号:R255.6[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