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明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辨证分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抗核周因子辨证分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用医药》《中国当代医药》《中华中医药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长白山特殊生境药用植物根际拮抗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活性分析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第9期2090-2092,共3页周东月 尹逊哲 姜爽 于秀明 郭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324);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160101224JC);吉林省卫生计生科研计划(2014Z09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333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产业化培育规划项目(JJKH20170739KJ);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199135)
目的从长白山特殊生境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抗Staphylococcus aureaus与Escherichia coli两种临床常见指示菌效果明显的菌株。方法通过对菌株的初步分离,纯培养,革兰染色,抑菌实验,摇瓶发酵,形态特征等进行综合实验分析,优选具有较好抑...
关键词:拮抗菌 分离筛选 抗菌性能 活性分析 
牛粪中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被引量:5
《医药导报》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尹逊哲 郭焱 李文杰 姜爽 于秀明 金宁一 
吉林省卫生计生科研计划(2014Z09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333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产业化项目(JJKH20170739KJ);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0101224JC)
目的分离鉴定牛粪中的链霉菌,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牛粪中分离菌株,通过固定琼脂块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筛选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菌种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
关键词:链霉菌 牛粪 鉴定 抗菌活性 
CPA与TNF-α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被引量:3
《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6期99-100,共2页于秀明 胡维峰 
目的将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室指标与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辨证分型相结合,为中医临床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20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痹证 
APF与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差异被引量:3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第8期717-717,727,共2页尹虹 于秀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该病呈进行性、侵袭性发展,如诊治不能及时、有效,则危害将相当严重。因此,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RA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医学...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辨证分型 TNF-Α APF 辨证分型治疗 全身免疫性疾病 标准化指标 行辨证分型 
RF、CPA、APF之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第32期10-11,共2页于秀明 胡维峰 侯云峰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抗核周因子(APF)三者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1例RA患者血清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法,CP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APF检测采用间...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皮肤缺损的实验治疗被引量:1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5期95-96,共2页侯云峰 于秀明 陈强 
目的探讨采用培养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皮肤缺损。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培养液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体外培养后,应用于皮肤重度缺损的异体大鼠创面上,以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愈合速度为指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皮肤缺损 
CPA与AP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被引量: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339-340,共2页侯云峰 于秀明 栗洪波 张秋莲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473)
目的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痹证 
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的抗核抗体谱与肿瘤坏死因子分析被引量:1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孙然 侯云峰 于秀明 栗洪波 刘学明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其免疫指标的关系,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3例SLE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脾肾阳虚证、风湿热痹证4组。抗核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采用免疫...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中医辨证分型 抗DS-DNA抗体 抗ENA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第7期1462-1464,共3页于秀明 刘学明 侯云峰 栗洪波 
目的: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210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瘀血痹阻5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瓜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痹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